威海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威海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“暢通生命通道”專項檢查的通知 |
||||
|
||||
各區市人民政府安委會、消安委,國家級開發區安委會、消安委,市政府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、市消安委有關成員單位: 為扎實開展“安全生產月”活動,聚焦“暢通生命通道”這一重點任務措施,深入排查整改封閉安全出口、占堵消防通道等突出問題,按照省政府安委辦、省消安委辦《關于開展“暢通生命通道”專項檢查的通知》(魯安辦字〔2024〕26號)部署安排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自即日起至2024年6月底,在全市開展“暢通生命通道”專項檢查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 一、檢查范圍 (一)人員密集場所。重點是賓館飯店、公共娛樂場所、大型商業綜合體、醫院、學校、養老院、旅游場所、兒童福利院等場所。(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文化旅游局、市衛健委、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分工負責,各區市人民政府、開發區管委,以下均需各區市、開發區落實,不再一一列出) (二)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。重點是集餐飲、住宿、娛樂、商業、倉儲、文化、體育、培訓等多業態多功能于一體的經營場所,分租、轉租形成生產儲存多種功能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場所。(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文化旅游局、市衛健委、市應急局、市體育局、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分工負責) (三)“九小場所”。包括小型學校幼兒園、小型醫療機構、小商店、小餐飲、小旅店、小歌舞娛樂、小網吧、小美容洗浴、小生產加工企業等場所。(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文化旅游局、市衛健委、市應急局、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分工負責) (四)居民住宅小區和寫字樓等社會單位。重點是高層建筑、老舊小區等場所。(責任單位:市公安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分工負責) (五)其他各類生產經營單位。重點是非煤礦山、化工、建筑施工、交通運輸、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。(責任單位: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) 二、檢查及整治重點 (一)占用、堵塞、鎖閉、封閉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等違法行為。 (二)妨礙消防車通行的障礙物。 (三)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、鐵柵欄、廣告牌等障礙物。 (四)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或停放,占用、堵塞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。 三、組織方式 專項檢查采取“屬地全面排查、市級督導抽查”的方式開展,同步推進。 (一)屬地全面檢查。以區市(開發區)為單位,區市(開發區)安委會、消安委統籌實施,組織有關部門(單位)和鎮政府(街道辦事處),按照“三管三必須”和“誰主管誰負責、誰審批誰負責、誰許可誰負責、誰靠近誰負責”原則,迅速組織開展一輪全覆蓋檢查,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。要對照5類重點場所和4方面檢查及整治重點,摸清底數、逐個整治、不留死角,分區域、分類別逐一建立問題隱患清單,逐一督促整改,確保整改到位。 (二)市級督導抽查。市直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分別成立督導檢查組,加強對區市(開發區)有關部門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,并針對分管行業領域深入基層、企業、單位開展抽查,每個市級部門抽查企業、單位數量原則上不得少于50家,發現問題及時向區市(開發區)反饋,督促抓好整改,并報本級安委會辦公室、消安委辦公室備案。 四、工作要求 (一)抓好組織實施。各區市要立即研究部署,細化工作措施,明確責任分工,加強工作調度,務求取得實效。各區市專項檢查計劃(方案)請于6月12日前分別報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、市消安委辦公室。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領域專項檢查的指導督促,按照要求開展市級督導抽查,落實行業監管責任。 (二)狠抓問題整改。要堅持邊檢查、邊整改、邊教育培訓,強化跟蹤指導,實行閉環管理,確保問題隱患逐一整改到位。要及時組織開展問題隱患整改“回頭看”,健全長效工作機制,落實常態化監督責任和措施,嚴防屢查屢犯、“前疏后堵”等問題。 (三)跟進執法檢查。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,要強化嚴懲重罰,依法采取查封、罰款、警告、拘留、關停等強力措施。對排查發現重大火災隱患、重大事故隱患,一律按要求掛牌督辦,嚴肅追責問責;涉嫌犯罪的,一律追究刑事責任,確保形成強力震懾。 (四)強化群防群治。各級政府要按照“齊抓共管、群防群治”原則,統籌用好專業部門、鎮(街道)、村居(社區)等各方力量,共同參與“暢通生命通道”專項檢查。要充分利用有獎舉報手段,加大宣傳力度,發動社會群眾全員參與,鼓勵群眾舉報封閉安全出口、占堵消防通道等安全隱患,對核查屬實的按規定兌現獎勵。 各區市人民政府安委會、消安委及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將專項檢查工作情況,于7月8日前分別報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(政務平臺:市政府安委辦)、市消安委辦公室(政務平臺:威海市消防救援支隊)。
威海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威海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24年6月7日 |
||||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